網頁點播-

  『四正勤:一、已生惡法令斷,二、未生惡法令不生,三、未生善法令生,四、已生善法令增長。』

  三十七道品分為七大類,佛法稱之為七科,科就是科目,分成七個科目。第一個科目是「四念住」,也叫「四念處」。四念處主要是用智慧來觀察宇宙人生,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看破。看破之後,如果不能夠積極去斷惡修善,就變成消極,這就不是佛法。看破之後還要積極,比一般人更積極,這是佛法教學的真正精神。第二個科目叫「四正勤」。「勤」是勤奮、是努力、是發憤、是向上、是精進;這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就是「正」。我們世間人對事也挺勤奮的,他那個勤奮正不正?所以佛法要講求正。這個正的標準是什麼?就是下面所說的善與惡,要斷惡,要修善。勤奮的斷惡,這是正當的,正確的;勤奮的修善,這也是正當的,所以稱之為正勤。

  現在關鍵,善惡的標準在哪裡?我們認為是善的,別人認為是惡;古人認為是善的,現在人認為是惡;中國人認為善的,外國人認為是惡。善惡實實在在講,沒有一定的標準,這個問題就大了,所以佛法必須要給我們一個絕對的標準,使我們對這個標準毫無疑惑,這才行。佛法是以「戒律」為標準。戒跟善不相同,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。善的目的是得福,戒的目的是得定。善的目的是得福,福報不能出三界,是在三界六道裡面享福;戒可以出三界,經論裡給我們講,證到阿羅漢果就超出三界。阿羅漢修的是什麼?修的是定,他所修的叫第九定。這個定有分層次,一個階段一個階段。前面八種定都在世間,都不能出三界,所以叫做世間禪定。第九定往上去叫出世間禪定,超越三界,出世間了。戒能得定,善生福,這個目標不相同。譬如十善裡面,有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有不妄語,它那個得福;五戒裡面有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,它的目的是在得定。所以這個名稱是一樣,在修學境界上不相同,這是我們應當要把它辨別清楚。持戒目的是斷煩惱,是斷煩惱的一種手段,一種方法;修福,那個修善目的並不要斷煩惱,只是得福報,所以不相同。

  絕對的標準在佛法裡確實有,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在大乘經裡面說過,凡是與真心、自性相應的這就是善,與自性相違背的這就是惡,這是佛法善惡真正的標準。這個標準實在講太高了,我們望塵莫及,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。其實高是真高,下手還是真難,但是在我們這個宗派下手不難。為什麼說不難?我們這個宗派主張的是持名念佛,這句佛號就是性德的名號。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,就是「稱性起修,全修即性」,但是念佛人真正知道這一樁事情的人不多。這個念佛法門,聲聲佛號都與自性相應。由此可知,念佛是善中之善,沒有比這個更善的,真正是我們中國儒家所講的止於至善,圓滿的至善,善達到究竟圓滿,沒有一絲毫欠缺,這就是一心稱念佛號。我們這個說法,如果你跟一般學佛的人介紹,他們聽了搖頭,不以為然。但是我們讀了許許多多大乘經論,我們明白,我們體會到了,這是決定真實。

  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,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,「次」就是佛為我們制定的戒律。戒律,持戒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守法;戒是戒律,律是法律。戒就是禁戒,哪些事情佛不讓我們做,禁止的,叫禁戒。這是守法,這個說法大家好懂。但是,佛為我們所制定的戒律,畢竟跟世間的法律不一樣。為什麼不一樣?因為目的不一樣。世間法律的目的是維繫倫常、維繫這個社會的安定和平;佛法戒律的目的,是要我們得定,要我們開智慧,要我們出三界證大菩提。目的不相同,因此它的標準當然就不一樣。世間法律每一個朝代不相同,中國歷史裡面記載最完整,讀二十五史,每一個朝代確實不一樣,現在民國年間的法律也不一樣,何況法律的條文每隔若干年要修訂一次。為什麼要修訂?社會已經起了變化,舊的法律條文已經不適用,必須要修訂,所以古今中外的法律都不相同。但是佛為我們所制定的戒律是永遠不變的,不可以修改的,為什麼?因為它超越了時空。三千年前佛陀在世的時候,給我們制定這個戒律,非常適合那個時代的人,幫助那個時代的人得定開慧、了生死出三界。那些戒條留傳到今天三千年以後,我們今天的人面對這個戒條同樣有效,還是能夠幫助我們得定開慧、了生死出輪迴。由此可知,它超越了時間,超越了空間。

  它的標準是成佛的標準,不可以隨便變更它,這是講到佛門常說的「三聚淨戒」。但是,戒律裡面有很大的一個部分說的是威儀,這一部分是可以斟酌的。威儀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風度,禮節儀表,這些我們現代人跟從前人生活的方式不一樣。譬如,最普通大家常見到的,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條戒。二百五十條戒裡面,實際上真正的戒條不多,真正戒條只有四重戒:殺、盜、淫、妄,這四條最重的戒。接著底下有十三條叫「僧殘戒」,這十三條是戒律,加上前面四條,總共十七條,這是戒律。其他的都是屬於威儀,怎樣處事待人接物、日常生活飲食起居,講這些。這些東西我們今天念念是個紀念,為什麼?我們的生活方式跟古時候印度人完全不一樣。這個一定要懂得,然後才知道怎麼去持戒,去遵守它,把戒律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。關於威儀方面,我們要接受戒律的精神,要接受這一部分。但是在應用方面要守現代人的法,遵守現代人的禮節。我們是現代人,我們所接觸的是現代人,這個要懂得。我們接觸中國人,有中國人的風俗習慣、禮節,我們接觸日本人,日本人他們風俗習慣禮數跟我們不一樣,我們要懂得它,所以說入境隨俗,這些人跟我們相處就很歡喜了。所以我們到哪一個國家地區,一定先要了解它的文化背景、風土人情、生活習慣,一到那個地區就能跟那個地區的人融成一片,歡喜和睦,不至於在言行裡面產生誤會,這就是應當要遵守的。我們講戒律守法,必須要明瞭這個道理,要知道這個事實,所以戒律對於我們這個生活,關係就非常之大。

  戒律真正的精神,這個善惡的判斷,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說。佛告訴我們,凡是求自利的都是惡,凡是利他的都是善,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標準。這也不好懂,哪一個人不求自己的利益?多少人拜佛、拜菩薩,都是求家裡平安、升官、發財、長壽,都求這個。不求這些,何必去拜佛、拜菩薩?佛菩薩也不要了。為什麼佛要告訴我們自利是惡?你求自利去拜佛、拜菩薩那是善,你得的是福。如果你要想得定,要想了生死出三界,這個不行。為什麼?我們在經論裡面讀得很多,輪迴從哪裡來的?三界是怎麼產生的?三界六道輪迴不是佛菩薩建立的,也不是上帝造的,也不是鬼神主宰的。佛告訴我們,這些都是自己製造的。自己怎麼會製造這些東西?就是因為你有自利。諸位曉得,自利是我執,三界六道輪迴是從我執生的,是從這個生的。起心動念就是我,我的家庭、我的幸福、我的利益,一切都有我這個念頭,這個我天天在增長,這還得了!阿羅漢為什麼出了三界?阿羅漢我執沒有了;我執沒有了,就沒有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是我執變現的。所以,念念都想到自己的利益,換句話說,你要想出輪迴,恰恰你在那裡拼命製造輪迴,這是絕大的錯誤。這個是我,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。如果我們真的想來生不再搞六道,六道裡頭實在太苦了,不想再搞了,你起心動念不要想自己。你把你念頭轉一轉,轉到那邊去,起心動念想這個社會,想國家,想世界,想一切眾生。社會、國家、世界、眾生,也包括我們自己一分子在內,你的心量就擴大了,我的執著漸漸就淡了,先是淡了,到最後這個我執就沒有了。我執沒有了,六道輪迴就沒有了,這就自然超越了。

  如果講我們念佛法門,那這個對我們往生有莫大的幫助。念佛人為什麼臨終不能往生?貪戀自己的家親眷屬,貪戀自己的財產,死了都捨不得,都不願意離開,死了以後當一個守屍鬼,不肯離開。在美國我也聽說有不少鬼屋,這房子鬧鬼。為什麼會鬧鬼?從前住在這兒的人死了以後,留戀他的房子,捨不得離開,他還住在裡面,這就是執著,就是自利的心太重了。我們把這個道理、把這個事實搞清楚,於是善與惡我們才真正能夠辨別,起心動念為眾生、為大眾。你不要怕自己沒有福報,你能夠起心動念都為大眾,你的福報天天在增長。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財富是果報,財施是因緣,我們能把自己的財富布施給一切眾生,你得的果報就是財富。你能夠以你的聰明智慧幫助一切眾生,你所得到的是智慧。以我們的能力幫助別人,使他離開恐怖,得到身心安穩,得到自在快樂,我們的果報是健康長壽。所以我們希望財用不缺乏,聰明智慧增長,健康長壽,應該怎麼學?學利他,不要求自利。愈是利益眾生,你這個福報愈大。所以,何必念念為自己幸福去計較?這是大錯特錯!我們把這個搞清楚,底下這四句就好講了。

  「已生惡法令斷」,無論是心裡面所想的,或者是已經做了的惡事,所謂惡事,簡單的說是自利損人,自利損人這是惡事,這裡面包括就太多太多了,我們只說一個原則。一定要把它斷掉,今天明白了,從今以後再不做惡事,再不起惡念。諸位要曉得,惡念惡行果報在三惡道,你能夠把惡念惡行斷掉了,雖然你造的有三惡道的業因,你也不會墮三惡道。為什麼?緣斷掉了。這個果報當中,因加上緣才會結果,你把緣斷掉了,緣,我現在不做了,現在不想了,緣沒有了,雖有因不結果。如果你現在還念念不斷想惡事、造惡業,你惡的緣很多,惡因又加上緣,一定就結惡的果報,果報在三惡道。所以知道這個事實,立刻就要把它斷掉,因果決定不能夠變更的,不能抵銷的。譬如我過去做的惡太多了,現在做一點善事可以彌補,可以抵償,沒有這個道理。佛法教你掌握,這個果報掌握在自己手上,實際上它是掌握緣,這是非常合理的。因沒有辦法掌握,緣能掌握;緣能掌握,果報就能夠隨心所欲。我要善的果報,我善的緣給它增長,惡的緣統統把它斷掉,預期的果報就可以得到。

  「未生惡法令不生」,這是預防,防微杜漸。沒有生的惡念惡行,乃至於惡口,時時刻刻警惕防範,叫它不生。這用什麼方法?必須事與理要兼顧到,如果理論上不透徹,在事上勉強的這樣壓是壓不住的。換句話說,忍耐是有限度的。他有限度,就是他對於道理不懂。如果理明瞭,理把事融化了,換句話,忍耐是無限度的,就不會有限度,他都把它化解了。理要讀經,讀經明理。事上最好的方法是念佛,用念佛這個方法斷惡是最有效果的。我們是凡夫不是聖人,既然是凡夫,妄念、惡念時時刻刻會起。如果這個人心裡沒有妄念,沒有惡念,那是聖人,那不是凡夫。它會起來的,為什麼?這就是無始劫來的習氣。連晚上作夢都會做惡夢,夢中都會造惡,這就是習氣很深,控制不住。念起來不要緊,古大德常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」念頭起來,你立刻就要覺悟,這一覺悟那個惡念就不會繼續。第一個惡念起來了,第二念頭就覺悟了,所以惡念就不會相續,這就是修持,這就是功夫。

  我們淨宗這個方法,第一個是惡念起來了,第二念「阿彌陀佛」,用阿彌陀佛取代了,然後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惡念起一次就沒有了。這一句佛號起來就是覺,佛號不起來,那就妄念繼續了,第一念,第二念,第三念,第四念,念念都是惡念。念念都是惡念,惡念力量就大了,再加上惡因,就變成惡的果報。這個一定要曉得,沒有生的惡法,要防止它不生。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起心動念,為社會大眾著想,為整個世界和平來著想,想這些。盡我們自己一點心力,一點能力,無論貢獻多少,功德都是圓滿的。圓滿是我已經盡我的心力去做了,這就叫圓滿功德。這兩句是從斷惡上來說的,下面兩句是修善。

  「未生善法令生」,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了許多的善法,我們沒想到,我們也沒有做到。現在讀了佛經,佛經為什麼要常讀,為什麼要多讀?就是怕佛的這些寶貴教訓我們遺忘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提不起來,所以要常讀。讀得愈多愈好,愈熟愈好,常常能夠記在心裡,日常生活當中一遇到這個境界,佛的教訓油然而生,這才管用,才能夠記住。古時候社會安全,人與人之關係比我們現在好,原因在什麼地方?古人讀聖賢書。他能把聖賢教訓牢牢的記在心上,所以處事待人接物、起心動念他都有個分寸,不至於違越太多;換句話說,他有一個標準。在我們中國孔孟這個教訓,就是我們社會大眾公認的標準。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,到現在也有二千年,民間也將佛的教訓奉為標準。現在儒家的書不念了,佛法是迷信、是宗教也不要了。這標準沒有了,離開這個標準人心莫測,這是原因之一。所以經要讀,在這一個時代特別有效的,確確實實是佛法跟我們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,這個真相裡面包括六道輪迴的因因果果,這是事實真相。這決不是神道設教,目的是來勸善的,不是!固然他勸善,勸善還不是主要的目標,主要目的把宇宙人生真相為我們說明,所以這就是屬於教育。從這個角度看佛教是教育,如果把這個撇開,光講因果報應、勸善,佛教就是宗教。宗教與教育是從這個地方分的。

  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訓非常寶貴,也非常多。這些年,台灣文化界,實在講做了一樁好事。在民國四十年初,我剛剛學佛,台大有幾位教授,對於固有文化保持跟發揚光大都很有心。那個時候台北有一個藝文印書館,主持的人是台大的一個教授,將中國的古籍翻印了不少,我們最初在台灣能夠看到中國古書就是這一家,以後這是許多的書局逐漸都在做。近年來像商務印書館把《四庫全書》印出來,接著世界書局將《四庫薈要》也印出來,《大藏經》在台灣已經印過不少版。所以這麼小小一個地方,對於中國固有文化的保存弘揚,確實做得很有成績。古籍雖然印出來了,幾個人能讀?如果沒有人能讀,這些東西擺在那裡跟廢紙沒有兩樣,要緊的是怎麼樣使大家都能夠去讀。《四庫》實在講分量是太大了,我在台北請簡豐文居士到商務印書館給我買了一套,現在這套書放在達拉斯。簡居士就問他們商務的總經理,要買這個大書,他們總經理出來接見,就問他:這個書一個人要多少時間才能看完?那個總經理說:「假使他一出生就會看,算他壽命長,活到一百二十歲,還看不完。」這是真的,一點也不假。於是我這幾年就想到,如何能把《四庫》裡面好的句子,我們把一部書撇開,裡面重要的教訓一句一句把它摘錄出來,像格言一樣。一本書裡頭摘錄一、兩句,一部《四庫全書》整個把它摘錄下來,在我想大概我們這一本差不多,一本書那就是《四庫》的菁華。這樣子流通就太方便,人人都有機會讀到。然後再把它翻成外國文流通到全世界,使其他國家民族也能夠見到中國固有的文化道統。

  今天社會需要的是什麼?我們都知道,需要倫理,需要道德,需要諒解,需要和平共存。我們就本著這個目標,在古籍裡頭採取這些教訓,摘錄這些句子,對自己來講非常有受用,對整個人類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貢獻,這是好事。特別是年歲大了,沒有事情在家裡看書摘錄這個句子,為一切眾生造福,為弘揚固有文化盡一分心力,他的生活就非常充實,非常快樂,不至於晚年沒有事情做,活著感覺到無聊。天天去打麻將,麻將害人,一天在板凳上坐幾個鐘點,坐上幾年,他這個手腳都不靈活了。這個非常有意義,真的做利他的工作,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的,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。中國古人常說開卷有益,不管是什麼書展開來都有利益。有利益於這個社會,有利益於今天這個世界的,我們統統可以摘錄,然後把它會集起來,編成小冊子來流通,這個非常有意義。不至於叫這些古籍都放在書架上,真正得到好處、得到利益的人找不到一個,那就太可惜了。所以必須為大眾來做這個工作。

  「已生善法令增長」,已經起的善念,已經在做的善事,對於社會、國家、世界、眾生真正有利益的事情,我們已經想到了、已經在做了,更要努力,更要精進,這就是叫它要增長,不能叫它退心,不能叫它衰退,要叫它增長,這叫四正勤。

  『四如意足:一、欲如意足,二、精進如意足,三、心如意足,四、思惟如意足。』四念處是看破,四如意足是放下,放下就如意、就自在了。我們看現在許許多多同修,見到我都愁眉苦臉,都給我訴苦,我聽到、見到,也很同情。實在講,就是佛在經上常講,這些可憐憫者。他為什麼可憐?他不肯放下,那有什麼法子!放下了就自在,就沒有了,你為什麼不肯放下?「如意」,換句話說,就是要回頭。我們佛門裡頭常說:回頭是岸。中國古聖先賢常常教訓我們:回首如意。在過去我們中國富貴人家,習慣手上都拿著如意,如意多半是用玉做的,玉如意,如意的頭是彎回來的。拿在手上做什麼?提醒自己,提醒無論什麼事情,不要做得太過分,應該要回頭,一回頭又如意了。回首如意,它也是表法的,要懂得回頭。

  佛在此地跟我們講了四樁事情:第一、「欲如意足」。欲是欲望,無論是物質生活,無論是精神生活,要知足,知足你就得自在。生活享受不需要去追求,一味在物質生活上去追求,沒有不造業的,沒有不折福的,縱然你有福報,福報也在這裡折盡了。如果我們把念頭轉過來,為眾生造福,為社會造福,完全不為自己,那就樂在其中,那真樂!為什麼?為自己有得失,得失苦!失固然苦,得也不快樂。得到怎樣?又常常憂慮不能保住,患得患失,沒有得到的時候拼命去追求,追求之後又怕失掉,那個心很痛苦。我為社會,為大眾,不為自己,自己沒有得失。換句話說,成,大眾有福,我們很高興;失敗不成了,我們於心無愧,我已經盡心盡力,緣不成是大眾沒有福報,不是我沒有盡心盡力。所以,心安理得,沒有不自在的。欲是欲望,這個要知足。

  第二、「精進如意足」。如意是自在的意思,「足」是圓滿的意思。古人對於四如意足的解釋很多,但是也很難體會,很難懂。我過去講《要解》,講這四句,我用最簡單的現代話來解釋,大家很容易了解,很容易明白。「欲如意足」就是知足,「精進如意足」就是常樂,這兩句就是知足常樂。唯有樂,你才會精進不止,假如這裡頭沒有樂,你怎麼可能去精進?換句話說,你在修學上一定有體會、有領悟,你就有樂趣了,這在修持上。若不是修持上,像我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,我們從古今中外這些典籍裡面摘取最好的教訓,編成小冊子利益這個時代的大眾,那也是樂趣。許許多多人縱然不能讀到原書,而這個書本裡最好的教訓我們統統都讀到了,這裡面也能夠生無量的歡喜,給我們精進不懈,做這個工作是不疲不厭,愈做愈歡喜。第三、「心如意足」。「心」有的地方稱作「念」,翻譯的名詞翻得不一樣,有的翻「念如意足」,這個地方翻「心如意足」,是一個意思,都沒有錯誤,翻「心」、翻「念」都可以,這就是心安。第四、「思惟如意足」,這就是理得。我用這幾個字是很容易懂的,心安理得。這個道理明白、清楚,不迷惑了,心就安,心就定了。「思惟」就是理明白,理透徹。說到這一層,可以說是一個人真實幸福的來源,心安了,理明白了。

  世間最幸福的人,這一生當中活得最有意義、最有價值,這一生沒有空過,無過於念佛往生之人,那是決定真實的。不但在這一生當中超越三界,而且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,這在佛法裡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。所以這是無比的殊勝,真正是第一殊勝。但是問題在如何把心安在念佛法門上,這真的是個大問題。這麼好的法門,跟人家說人家搖頭,不相信,不能接受。他以為大乘經論裡面還有更好的法門,還有更殊勝的法門。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?理他沒有明白。但是這個理要搞明白,真的不是一個容易事情,那是要有極殊勝的因緣。這個因就是自己有善根;在這一生當中遇到好的老師,好的同參道友,這是緣,師友是增上緣。自己的善根是真正能夠信老師,對老師真正能夠信賴,能夠依靠,同學經常在一起切磋琢磨,時時刻刻有所發明,這是友的殊勝;師跟友的殊勝,這才能成就。但是這個事情在一生當中可遇不可求,真的像佛在這部經上說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得生彼國」,真的要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緣。你這個因緣不間斷,這就是多因緣。我們親近一個好的老師、同參道友,有很長的時間,幫助自己真正得到成就。至少理明白了,真正明白了,沒有疑惑了,心定了,這個師友才離開,這個可以。假如還有疑惑,心還不定,決定不能離開師友,這個是因緣。如果我們的善根福德沒成熟,有沒有方法促成?這就是說,善根福德每個人都有,只是有淺深不同。有人善根福德很深,那成就容易,有人善根福德比較淺一點,這個比較淺一點可以促成。但是這就要有緣分,如果遇到好的老師、同參道友,確實能夠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成熟,這個善根福德成熟了。

  現在我們要問: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遇不到善知識怎麼辦?這的確是問題,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。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,就像《楞嚴經》所說的,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」。我們去年在此地講的「清淨明誨章」,如果我們這個緣分不好,遇到的是邪師,受他的誤導,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。俗話常說,先入為主,先接受了邪知邪見,以後遇到正知正見反而排斥。換句話說,沒有能力辨別邪正,沒有能力辨別真妄,沒有能力辨別是非,甚至於善惡利害都沒有能力辨別,這個一生虧就吃大了,這是非常可怕的一樁事情。因此,我們在這個時代修學,不能不謹慎,不能不小心。我們首先必須認清楚佛法的本質是什麼,然後才不至於被誤導了。

 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對於我們最好的教訓,所以我說的是對九法界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,這個要認識。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的,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為眾生所說之法,它的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無論說得多、說得少,說深、說淺、說長、說短,都不外乎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這我們要把它搞清楚。真相明瞭,理得了,心就安了。由此可知,我們要明理,有一個方法:讀經。古人入佛門,不是從聽講解入門的,跟我們現在人不一樣。現在人入門要從研究教理,古時候人不是如此。古時候人從什麼入門?讀誦。而且時間一般限制是五年,五年讀誦。讀的什麼經?老師指導的。這就看你學哪一個宗派,每一個宗派依據不同的經論來修行。譬如學華嚴的,當然是要念《華嚴經》,把《華嚴經》念五年,縱然不能背誦,都很熟了。所以他在日常生活當中,他用得上,這在佛法裡面講:提起觀照。碰到事情來的時候馬上想到,佛在經上怎麼教我的,我應該要用什麼態度去做,這叫觀照功夫。你不熟怎麼行?所以一定要熟透。

  這些年來有不少念佛同修問我,從哪裡入門?我勸他,先把《無量壽經》念三千遍。這個跟古人比已經打折扣了,打了很大的折扣。我要求的這個標準是《無量壽經》一天念三遍,念三年差不多就三千遍。古人是念五年,我這個要求念三年,打了很大的折扣。能不能再少一點?再少一點就不管用了。三千遍念下來,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,確實會提起觀照的功夫,遇到什麼事,遇到什麼人,會想到佛在經上教我怎樣作法,怎樣存心,怎樣來處世,這在生活上你就心安理得了。那一句佛號念得才會相應,才會得力。我們今天這句佛號念得不得力;換句話說,一面念佛一面胡思亂想。原因在什麼地方?都在此地,這是把我們的病根找出來了。我們不知足,我們沒有得到常樂,常樂就是法喜,法喜充滿,沒有得到法喜。法喜,給諸位說,是很好的養分,最好的營養劑,人心裡常常歡喜,我們世法裡頭都說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。你真正得法喜,一天到睌快樂歡喜,人快樂輕鬆愉快,百病不生。所以這是最好的營養,最好的養分。我們在修學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可以得到的。你要是明瞭,認真努力去做,你一定可以得到。得不到,得不到是我們的功夫不夠,或者是我們的方向目標錯誤了,你得不到。你方向純正,有足夠的功夫,你一定會得到。這是四如意足簡單的介紹。

  前面三科是我們經上沒有說到的,經上從五根五力說起,經上為什麼不提?在說法習慣裡面說,後面可以包括前面,前面不包括後面。好像我們這個樓房一樣,我們說第五層,下面四層一定包括,沒有下面四層,怎麼會有第五層?如果我們說第二層,可以包括下面一層,不能包括第三層。後後能夠包括前前,這就是不說也在其中,這都包括了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第二個意思,這三項科目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統統具足了。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要修,跟我們修學關係太大太大了。到西方極樂世界,這三科十二條他們都圓滿,所以佛就不必說了,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從五根五力開始修,前面他全圓滿,統統具足了,所以就不必要說了。祖師註經還是要詳細註出來,是為我們,我們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。這三科十二道品,對於我們念佛往生淨土的確有很大的幫助。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,念一生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實在講疏忽這十二個科目的修學。

  由此可知,我們念佛人對於這十二個科目要特別重視,要認真的去修學。用四念處的智慧看破宇宙人生,就是看清楚它的真相,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」。這個用現代話來說,就是正確的人生宇宙觀,四念處前面三條是人生觀,後面一條觀法無我是宇宙觀。這是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宇宙觀,然後精進不懈的斷惡修善,也就是要認真把自利的這個觀念斷掉,把利他的念頭時時刻刻提起,念念利益眾生,造福社會。然後放下,身心自在,知足常樂,心安理得。這種心態,再「信願持名」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?祖師對於這個三科,為我們介紹,為我們開導,也就是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圓滿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