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隨緣,圓滿改善我們的生活-第218集

  佛種種說法那是高度智慧,智慧的教學,善巧方便到極處。一種說法往往我們會執著,不知道靈活運用,他翻過來覆過去種種說法,我們才在這裡頭體會,原來這麼樣的活潑、這麼樣的生動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,無障礙的法界,不思議的解脫。從他種種說法裡面我們才體會到,自受用大自在,他受用隨緣,普賢十願裡面講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「恆順眾生」是自在,「隨喜功德」是隨緣。這樣才真正是達到改善我們的生活,從精神到物質,從質到量,得到真實圓滿的改善。

  早餐開示 1998/8/12

  

  恆順、隨喜就是自己不加一點點意思在裡頭。什麼意思?妄想分別執著,我不加一點妄想,也不加一點分別、執著在裡頭,你們怎麼過,我也怎麼過。你們快樂,我也很快樂,你有憂慮,我也表現個憂慮的樣子,要不然你們看到我怪怪的!逢場作戲,遊戲人間,你的身心清淨,毫不沾染,這是你現在得的大利樂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(第4集) 1996/4

  

  你跟佛菩薩在一起幸福快樂,你跟妖魔鬼怪在一起也幸福快樂,這是你懂得恆順。恆順當中是順其幻相,夢幻泡影,心地清淨一塵不染。在天上不染樂受,清淨心,在阿鼻地獄不染苦受,沒有苦樂憂喜捨,這才叫真正得大自在。你還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,你是凡夫,你的煩惱很重,業障很重,習氣沒斷,你不認真修不行,這是古人常講的「理可頓悟,事須漸除」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(第9集) 1996/4

  

  將自己的性德,真誠、清淨、慈悲如何流露出來,不至於這個東西永遠藏在裡面。藏著誰沒有?佛說一切眾生都有,圓圓滿滿的。佛菩薩的本事就是自性的性德他能流露出來,讓大家受用;凡夫是把它藏得緊緊的,像鎖在保險櫃裡頭,自己得不到用處,別人也得不到用處。

  早餐開示 1998/8/12

  

  我們今天搞成這個樣子,把究竟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喪失掉了,什麼原因?因為我們起了妄想分別執著,受妄想分別執著之害!一定要覺悟,不能再執著了。如果把世出世間一切法,執著的念頭打掉了,確確實實不再執著了,連這個身也不執著了。我、我所(我所是我所有的)不執著了,沒有我,沒有我所有。都沒有了,怎麼辦?隨緣自在。隨緣,那真有嗎?有,你有福報,你命裡頭有,怎麼會沒有?尤其你能夠修善積德,你命裡頭的福報只有增長,沒有退失的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(第133集) 2002/12/26

  

  我們今天教學,為什麼會生煩惱?因為你干涉學生。佛菩薩何以不生煩惱?他不干涉學生,「我教了你,你懂了,很好;你不懂,也好。我教你斷惡修善,你肯聽、肯做,很好;你不聽、不肯做,也好!」所以佛菩薩就快樂,就不生煩惱。我們今天教人,這是凡夫心。勸你好,你聽了、你照做,很歡喜,歡喜是煩惱;給你講,你聽了不肯做,依舊還作惡,心裡就很不高興,那也生煩惱。這是什麼?這不能隨緣。佛菩薩隨緣,所以不生煩惱。一定要看破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(第100集) 2000/9/30

  

  佛菩薩可以等到無量劫之後再來度你,你什麼時候願意聽話,他就示現;你不聽話的時候,絲毫不勉強。我們要學這個本事,就能夠自在隨緣了。否則的話,你決定不會得到自在,你不會得到清淨、平等、覺;你的心不清淨,你的心不平等。自己沒有得清淨、平等、覺,怎麼能幫助別人?幫助別人太有限了。放下自己煩惱習氣,隨順佛菩薩的心行,我們這一生真有成就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(第100集) 2000/9/30

  

  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他這個多自在,多圓滿!我們今天做不到,就是把這個東西當真,把假的當真,真的不認識,以為真的是假的,假的是真的,搞顛倒了、搞錯了。大乘教常常講顛倒,顛倒就是說這樁事情,認假不認真。因為真的你六根接觸不到,所以你不會承認它。今天科學跟哲學,它能夠探測到的都是幻妄的;真的它探測不到,因為真的沒有現象。

  淨土大經科註(第237集) 2012/3/10

  

  真是永恆存在的,永遠不變的,這叫真的。這是自性,這是真如,也叫做真心,佛經上說這個東西的名詞幾十個。幾十個名詞說一樁事情,佛的用意叫你不要執著言語,不要執著名字。名詞術語都是假設的,教學方便而設的,你一執著,錯了;不但不執著,分別都錯了。最好在這個裡頭不起心不動念,你就完全通達明瞭。

  淨土大經科註(第237集) 2012/3/10

  

  看破放下之後,我們的生活自在了,得大自在。佛家講的離苦得樂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所有一切苦難全沒有了,煙消雲散,你得的是真樂。離苦得樂不是形容詞,不是勉勵我們,是事實真相。

  自在是自受用。那還有很多沒有覺悟的眾生,我們還跟他在一起共同生活,也生活得很愉快,隨緣。隨緣就是功德。什麼功德?在隨緣裡面不起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是功德;隨緣裡面不起自私自利的念頭,不起貪瞋痴慢的念頭,這是功德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(第95集) 2000/8/5

  

  最高的享受,在物質、精神上得大自在,決定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這叫高等享受。有分別執著怎麼樣?那就是付出代價的享受。代價是什麼?造業受報。你行善,三善道受果報;你造惡,三惡道受果報,造業。不分別、不執著不造業,就不是業報,不是業報就是高等享受,凡是業報就不算高等享受。

  淨土大經科註(第410集) 2012/7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