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-第205集

  佛家常說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諸佛如來覺悟了,悟的就是這樁事情,凡夫迷了,也是迷這樁事情。可是事實真相這裡頭沒有迷悟,迷悟在人,悟了的人我們稱他作佛菩薩,迷了的人我們稱他作凡夫。可是,覺與迷受用不一樣,迷人不知道虛空法界是自己,不知道芸芸眾生是自己,所以在這裡面生起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造無量無邊的罪業;所謂的罪業,就是與事實真相相違背。你所造的它會現相,相是怎麼現出來的?佛說得很清楚,「從心想生」,這句話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

  早餐開示 1998/12/24

  

  所以宇宙之間千變萬化,十法界依正莊嚴,是佛從歸納之後為我們解說,實際上法界是無量無邊。無量無邊的法界從心想生,心裡想什麼,它就現什麼,所以想佛就現佛。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,這就是想佛成佛。想佛佛就現前,想菩薩就現菩薩,想什麼就現什麼,這話是真的嗎?確實是真的,我們可以從現前,現在就能夠試驗出來。

  早餐開示 1998/12/24

  

  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,「唯心所現」,心能現相,「唯識所變」,相剎那剎那在變化,為什麼變化?識起作用。識是什麼?是分別、是執著,也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妄想執著。因為妄想執著,那個相它就變多,起變化,所以佛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我們這個念佛理論依據,就是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你心裡面想佛就現佛的境界,所以念佛就成佛。

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(第6集) 1994/7  

  

  『念道之自然』。「道」就是講的真心本性,佛法裡頭常講真如本性。「自然」是講心性的大用,心性的作用是自然的。這一句阿彌陀佛原本就是心性的德號,自古以來,此界他方,他方是指諸佛的世界,都是以念佛成佛,這是自然的,念佛成佛。又佛在很多大乘經典裡面跟我們說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我們心想佛的時候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這是念道之自然。

 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(第6集) 1994/8

  

  為什麼念佛能成佛。這兩句話八個字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是心是佛是講自性、是講性德,是心作佛是講修德,你本來是佛,現在又想作佛,這能不成佛嗎?本來不是佛,現在要作佛,難!那做不到。本來是佛,現在又想作佛,很容易成就。這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。佛是究竟圓滿的凡夫,凡夫修得究竟圓滿就叫做佛,佛跟凡夫是一不是二。你要把性德迷失盡了,你就當凡夫,你一旦覺悟了就成佛。

  淨土大經科註(第38集) 2011/11/5

  

  這個名號的意思,全是梵語,翻成中國字的意思,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,佛翻作覺,無量覺。無量覺是自性,是我們的自性,念阿彌陀佛是念我們的自性。西方極樂世界法藏菩薩成佛了,他就用無量覺做他的名號,所以念這個名號,既念了法藏成佛,又念了自性的圓滿大覺,自他不二,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所以淨業三福末後這一條「深信因果」就是說的這樁事情,深信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念佛成佛。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102集) 2010/8/8

  

  一切眾生在阿賴耶識裡面的業習種子都是圓滿具足的。你說我們講因,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因,都有作菩薩的因,換句話說,也有墮阿鼻地獄的因,這個種子全有,人人都具足。將來你要是哪一道成熟,想到哪一道去,你明白這些事理真相,我們就有辦法。佛給我們說出基本的原理,是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是佛法根本的原理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(第67集) 1996/4

  

  關鍵在心想,想佛就成佛,不想成佛的就成不了佛。現在人想的是什麼?名聞利養、財色名食睡,想的這個。倫理道德不想了,孝悌忠信不想了,祖宗、老師不想了,佛菩薩、神仙更不想了,認為那是迷信,你給他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不能接受,這就沒法子了,做多少好事也不能往生,不相信!真的,難信之法。

  淨土大經科註(第37集) 2011/11/4

  

      而我們今天這個念頭雖然念,念得不相應,你要問為什麼不相應?我們念念當中有是非人我,念念當中有貪瞋痴慢,念念當中還有分別執著,這怎麼能相應?不相應,所現的境界還是濁惡的境界,五濁惡世,現這個境界。我們講濁惡不好,誰負責任?自己要負責任;我們的一生際遇不好,也要自己負責任,決定不能夠怨天尤人。

  無量壽經(二次宣講)(第99集) 1990/4

  

  古人教給我們,念佛一定要把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,也就是說,我們將念佛跟貪瞋痴慢要對換一下就好了,那就會成功了。它的原理是一切法唯心所現,一切法從心想生,所以念佛成佛,念佛作佛。

  念的佛號是字字分明、句句清楚,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。念這句佛號,心裡頭真的有佛,我們心就變成佛,這心是佛心。

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(第8集) 1993/6

  

  如果你這句佛號裡面沒有懷疑、沒有夾雜、沒有間斷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!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「都攝六根」,都攝六根就是不夾雜、不懷疑。不懷疑是攝意根,不夾雜是前五根,眼耳鼻舌身。功夫純,效果不可思議!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,佛是這麼念的。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126集) 2010/8/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