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點播-

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!阿彌陀佛。

從今天開始,我們講第五品經文「至心精進第五」。這一品經文是「解」。

【至心精進第五】

請看下面經文:

【法藏比丘說此偈已。而白佛言。我今為菩薩道。已發無上正覺之心。取願作佛。悉令如佛。】

古大德有云:「蓋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;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。」這四句話非常重要。我們學佛功夫得不得力,這十六個字說盡了。

入道最重要的門道就是發心,要發真心。發心幹什麼?發心作佛。

我們看法藏比丘的發心,「取願作佛。悉令如佛。」他只有一個願望,作佛去。作什麼樣的佛?作和阿彌陀佛一樣的佛。這個發心起點高啊。

法藏比丘發心,不但要自己成佛,而且讓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。這是真正度眾生的心。

對照法藏比丘的發心,想想我們學佛這麼多年,我們發心了沒有?我們發的是什麼心?我們所欠缺的就是無上菩提心,無上菩提心就是真正成佛之心。《華嚴經》上稱為妙覺,妙覺在等覺之上,妙覺上面就沒有了,妙覺證得了圓滿法身,圓滿地回歸自性。

我們學佛的同修,有的也有發心啊,他們發什麼心?求感應,求神通,發心成神成仙。神通有沒有?有。感應有沒有?有。真正的神通和感應是自性的流露,不是求來的。求來的全是魔通,魔通會讓你神魂顛倒,時間久了,就成了神經病。學佛人要求智慧,千萬不要求神通,求神通害死人哪。

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。」這兩句話你做到究竟圓滿了,你就是法身如來。

請看下面經文:

【願佛為我廣宣經法。我當奉持。如法修行。】

這是請老師為他開示。因為要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,就要具備消除眾生種種身心疾苦的能力,所以請佛大開方便為我廣說經法。這是法藏比丘向世間自在王佛請法。

老師的開示很重要。「開示」這兩個字是佛門術語。「開」是開啟,「示」是指示。凡夫愚昧,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,佛菩薩慈悲,引導他入門,叫悟入。他雖然入了門,但入門後不識貨,就好像我們看故宮博物院,裡面收藏的文物,我們看不懂,得有人給我們講解,講解叫「開」。不但講解,還要指示,指給他看,他明白了,這叫示,開示。

開示裡包含著身行言教,身行是「示」,言教是「開」,開啟。所以幫助眾生的方法是破迷開悟,手段是教學。不但釋迦牟尼佛用這個方法,佛告訴我們,佛佛道同,一切諸佛如來、菩薩、羅漢在六道裡教化眾生,統統用這個方法。

佛法是什麼?佛法是教學。你看世尊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幹什麼?今現在說法。地球上所有的宗教,最初創始的那個人,教主,都是用教學作手段,沒有一個不是的。如果不用教學,用祈禱,那是巫術,也算是宗教一類,低級宗教,它是會被淘汰的。

高級宗教全是教育。釋迦牟尼佛是所有宗教裡教學時間最長的,他教學四十九年;摩西教學有二三十年;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;耶穌只教學三年,被人害死了。如果他不被人害死,相信他一生都是從事教學。

「我當奉持。如法修行。」我一定信受遵奉,如法修行。「如法」很重要,修得不如法就叫盲修瞎練,不但沒有好處,反而有壞處,我們修學佛法要有正知正見,如法修行。

給同修們講一個關於羅睺羅的小故事:

羅睺羅是佛的兒子,是淨飯王的皇孫,他出家以後,佛讓他拜舍利弗為師。

羅睺羅有一天聽佛說法回來,房間被別的比丘佔去了,並把他的衣缽等物扔到了門外。當時外面下著滂沱大雨,羅睺羅無處躲藏,只好到廁所裡坐禪。

在低窪處的蛇洞全都被水淹沒,藏在洞裡的黑蛇紛紛逃出來,對羅睺羅生命威脅甚大。佛知道這一情況,立刻將他叫到自己的房間內。本來戒律規定比丘和沙彌不能同住一室,現在重新規定比丘和沙彌在一室可以同住兩夜。

還有一次,羅睺羅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,一個流氓把沙子投進舍利弗的缽內,並用木棍打破了羅睺羅的頭。舍利弗安慰他說,佛常常教誡我們,在榮譽的時候,不能使心高舉;受侮辱的時候,不能心生瞋恨。羅睺羅,應制伏瞋恨心,嚴守忍辱。世間沒有比忍辱更勇敢的人,任何力量也戰勝不過忍辱。

羅睺羅聽師父舍利弗的開導,內心很平靜地到河邊用清水洗滌身上的血污。佛知道此事又教育他說:有智慧的人,能見到深遠的因果,克服瞋心,多行忍辱。能忍惡行,才能平安,才能消除災難之禍。忍是大海中的舟航,能度一切苦難;忍是病者良藥,能救垂危的病人。我能成佛,獨步三界,主要是心地安穩,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。

故事講完了,希望同修們細細品味,從中得到啟發。

請看下面經文:

【拔諸勤苦生死根本。速成無上正等正覺。】

「勤苦」有兩種解釋:

(一)「勤」是勞,「苦」是憂的意思,「勤苦」就是勞苦、憂苦、苦苦(苦中極苦)的意思。

(二)「生死極苦,又無休歇」叫作勤苦。

這是法藏比丘說出請佛廣宣經法的目的,是為了拔掉眾生極苦的生死根本。勤苦裡面就是貪瞋痴慢疑。要斷得乾乾淨淨,恢復你自己的清淨心、平等心,覺而不迷。

眾生不明本來是佛,枉受輪迴,沉溺在生死苦海之中,沒有出離的日子。今願徹底救度,就是要拔掉他們的生死根本,那就是無明愛欲。破除了眾生的妄想執著,恢復眾生的本明,所以「速成無上正等正覺。」

「速成」,這句經文裡這兩個字最重要。請大家對比一下下面兩句話:

八萬四千法門能成無上正等正覺;

念佛法門速成無上正等正覺;

一個是「能成」,一個是「速成」。

八萬四千法門能成無上正等正覺,但不能速成。能速成無上正等正覺的,唯有念佛法門。這句話很重要,請同修們細細品味。

上品經文裡有「速生我剎受安樂」一句,文中有個「速」字;本品經文有「速成無上正等正覺」一句,文中也有個「速」字,這兩個「速」字「同顯一心」。怎麼修?一心,一心專念,這兩個「速」你都達到了。「蓋法藏菩薩度生心切」,為什麼要趕快成佛?眾生太苦,我要趕快幫助他。「故願輪迴諸趣眾生類,速生我剎受安樂。」

前面講的,這個地方來證明,到極樂世界成佛快,快速到讓你無法想像。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,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,真的成佛了。成佛幹什麼?終極目標是度眾生。

請看下面經文:

【欲令我作佛時。智慧光明。所居國土。教授名字。皆聞十方。】

這幾句經文是說依報妙,正報妙。我們為了無量眾生脫離生死,速成正覺,所以願望:當我成佛時,自己的智慧光明(正報),所居國土(依報)、我的教授(教化)、名字(佛號),都是聞名十方。「教授」是誰?阿彌陀佛,名字就是阿彌陀佛。

法藏菩薩首先提出「智慧」,因為以下光明、國土、教授、名字,都是智慧所生。其次是「光明」,《觀經》說: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。攝取不捨。」《禮讚》說:「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。」為了眾生無邊,所以光明無邊。

「國土」是眾生來生之處,首先要眾生都知了這樣一個勝妙國土,並且這個奇特突出超越十方,大家才願來。更重要的,這個國土給予眾生的真實利最多、最大、最徹底。這就須自己的「教授名字」都勝其他佛國。

「教授」是教導與傳授經法義理的意思,也就是弘化、教化(這樣的善知識叫作教授善知識)。極樂國中凡夫往生,往生就登補處,同於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,正因殊勝教化之力。

凡夫能夠往生,往生就登補位,主要是憑一句名號的功德,萬類眾生但願信願持名,沒有不能往生的。為了眾生能持名,所以願求自己名聞十方。

給大家講這樣一個故事:

釋迦牟尼佛去度父親,教父親念佛,父親就說,諸佛的果德,真如實相,第一義諦為什麼不讓弟子修呢?佛的父親在佛面前也自稱弟子。佛說那個不是不好,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」,凡夫做不到。勸父親行念佛三昧。

佛給父親打了一個比方,比如一個很大的臭樹林子,樹大深幽,聞著都生病。裡頭只要長出一棵旃檀,整個這一百多里的林子裡頭都變成香的了。

這個念佛法門就是如此,就像這棵旃檀,種種煩惱就像這個大臭樹林子,但你只要念佛,他就轉變了。這是釋迦牟尼佛度父親時講的故事。我們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?

請看下面經文:

【諸天人民及蜎蠕類。來生我國。悉作菩薩。我立是願。都勝無數諸佛國者。寧可得否。】

法藏菩薩願意生到自己國土的「諸天人民及蜎蠕類」(天趣的人很高;蜎蠕,小飛蟲、小爬蟲很下等。這裡代表一切眾生)。這樣的眾生生到我國,都作菩薩。這就證明極樂世界是一乘大法,所有人民都行菩薩道,都是菩薩,都決定成佛。

正如《法華》開示:沒有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人人所乘是純一大白牛車。正如本經,往生之後個個是菩薩,個個成佛,純真的一乘法。

法藏菩薩末後說:我立了這樣願,要勝過無數諸佛國,能夠滿願嗎?

對法藏菩薩的「勝過無數諸佛國」,你是怎樣理解的?提供兩點認識供參考。

(一)千萬不可以看作是法藏菩薩想要蓋過其餘諸佛,突顯自己,超越一切。他要起這樣的心,就絕對不能成佛了,只能成為阿修羅王。因為阿修羅的特點就是逞能好勝,不允許任何人強過他,要是強過他,他就要破壞。

(二)法藏菩薩不是這種心,他要超過其餘一切,是要使眾生得到別的佛國所得不到的殊勝方便、利益安樂,是想給眾生,而不是自己想要,要地位、要名聞、要什麼什麼,是想給一切的眾生,希望他們所得到的好處要大於別的佛國,所以才稱為大願之王。

法藏菩薩在因地所發的大願,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也未曾發過這樣的願。這樣的大願能不能圓滿?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。佛家常說,佛氏門中,有願必成,怕的是你不發願。不是其他的諸佛做不到,是其他諸佛沒有動這個念頭,沒有發這個願。他發的這個願超過十方一切諸佛。

願是發了,怎樣修學?怎樣達到?我們學習《無量壽經》,就是學習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在哪裡?就在眼前,佛就是經,經就是佛,經佛合一。真學阿彌陀佛,我們和阿彌陀佛就有感應,因為只有真學,我們才能和阿彌陀佛在同一頻道上。

請看下面經文:

【世間自在王佛。即為法藏而說經言。譬如大海一人斗量。經歷劫數尚可窮底。人有至心求道。精進不止。會當剋果。何願不得。汝自思惟。修何方便。而能成就佛剎莊嚴。如所修行。汝自當知。清淨佛國。汝應自攝。】

法藏菩薩發如此大悲之願,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遇到這樣的學生,當然會非常珍惜,絕對不會讓學生失望的。

世間自在王佛就對法藏菩薩開示經義說:比如大海深廣無比,一個人用斗來量大海,一斗一斗地把海水取走,經歷了多劫的時間,尚且可以讓海露底;若有人堅定志願,至心求道,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,精進不懈,沒有中止,決定可以圓滿大願。

下面重點說說三個「自」:「汝自思惟」「汝自當知」「汝應自攝」。

世間自在王佛首先肯定了至心求道,何願不得?這是對學生的鼓勵。然後一口氣連下三個「自」字,真可以說是神來之筆,精妙絕倫。三個「自」讓我們深思,用現代話來說,這是世間自在王佛高明的教學方式——啟發式教學。

《法華經》中,大眾三度請佛演說實法,世尊都回答:「止止不須說,我法妙難思。」三次止止同此處的三個「自」字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為什麼「不須說」?就因為「妙難思」。哎呀呀,太有味道了。這法本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,唯當默契、自知。

所以《法華》的「止止」,同樣是指出這個「自」字。所以這三個「自」,我們可以從禪宗公案去體會。六祖答話就說:「密在汝邊」,就是說密在問話者那一邊,就是說你有全部如來密藏還來問我做什麼?也是直指問話者自己。

比如,古時禪人答問,說「汝自會取好,我不如汝。」這都是最好的開示。還有更直顯的,如「即汝是佛」(你就是佛)、「清潭對面」(人問:什麼是佛?答:清潭對面的是佛。清潭對面不正是自己嘛)。臨濟說聽法的人是佛。世間自在王佛一連三個「自」字,正跟禪宗一樣。

說到禪宗,我們上面提到的「密在汝邊」就是《壇經》裡所講的一段公案:

五祖把衣缽傳給了惠能,眾僧不服,追趕惠能要奪回衣缽。惠明法師追趕惠能,快要追上的時候,惠能想他要的是衣缽,於是他把衣缽放在一塊石頭上,自己藏了起來。惠明看見衣缽了,但他拿不動。他懺悔了。他出家之前是四品將軍,練武之人,拿不動一個小布包,那怎麼可能?他知道那是護法神在看著。他念頭一轉,請惠能大師出來見面:我是為法來的,不是為衣缽來的,是來向你求法的。

惠能大師就出來見了面。他誠心誠意地向大師請法,惠能大師就告訴他,用現在的話說,就是你放下萬緣,不要想善,也不要想惡,一切都不想,讓心裡達到清淨,一念不生。在這個時候提醒他一句: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在這一句之下,因為他的心是真心,雜念沒有了,一下子就開悟了。所以惠能大師第一個度的是惠明。在他手下,有四十多個開悟的,這是第一個。

惠明驚醒了,開悟之後,第二句問的是還有沒有密意?六祖就回答他:「密在汝邊」。在你不在我。

公案說完了,我們再說說這三個「自」字:

「汝自思惟。修何方便。而能成就佛剎莊嚴」。這是第一個「自」,「汝自思惟」。意思是你自己仔細地想一想,修什麼樣的方便法門,才能成就佛剎的種種莊嚴。

「如所修行。汝自當知。」這是第二個「自」字,意思是說,要怎樣如法修行,你自己應當知道。

「清淨佛國。汝應自攝。」這是第三個「自」字。意思是說,怎樣建立清淨佛國,你應該自己去選擇、決定。

對於法藏菩薩的請法,世間自在王佛沒有直接給出答案,反過來問法藏菩薩,讓他自己去想一想,要怎樣修,才能成就佛土的莊嚴。

佛道是怎樣成就的?是你自修、自悟、自證的,不是別人給你的。這三個「自」直指人心,意義非常深廣。

黃念老對這三個「自」字有這樣的解釋:

世間自在王佛連拈三個「自」字,教導行人尊自己本有的靈性,教中叫作「內重己靈」。

念老在註解裡引用「峻諦師(繼曰),此含三義」,就是說這三個「自」裡有三個意思:

第一個意思:「法藏菩薩宿殖深厚,高才勇哲,與世超異,淨佛國土之事,久既洞達,雖佛智無所加之。故汝所知,汝自當行之也。」「此復明法藏是從果向因也。」

這段話是什麼意思?這就告訴我們,法藏菩薩是來表法的。就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們世間現身說法一樣。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在我們地球上修行證道的?不是,早就成佛了。這一次來,《梵網經》上說是第八千次,他到這個地球上來了八千次了,我們凡夫不認識,早就成佛了。

於是我們就想到,阿彌陀佛在西方建立極樂世界有多久?十劫。在無量劫的時間裡,十劫是很短,可以說他是西方建立一個點,成立沒多久。目的何在?接引眾生,接引這一方的眾生。有沒有功德圓滿的時候?有,功德圓滿他就滅度了。但是他的世界不會消失,觀世音菩薩接著成佛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,他成佛之後的國土不比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差,在這個基礎上更加莊嚴。

所以法藏久已成佛,「如汝所知,汝自當行之」。說白了,就是法藏菩薩用三業身口意教化眾生,為一切眾生的善知識,為一切眾生的好老師。這個意思是密義。

第二個意思:「謂攝取佛國,各隨樂欲,或取穢濁,或求清淨,或攝三乘,或願一乘,故任菩薩意樂,宜攝取之,不用如來之指示也。」

這段話的意思是,何必用佛指示?你接觸大眾、教化大眾,你全都知道,用不著向佛請教,你自己有這個能力。

第三個意思:「謂凡於淨土,有報有化。法報高妙,非菩薩之分。唯應自分,宜攝取之也。故云汝自當知。」

這一段話的意思是,凡於淨土有報身、有化身、法身。報身高,那是為法身菩薩示現的,不是法身菩薩他沒分。唯應自分,宜攝取之。

這就像教學一樣,世尊教學分四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講阿含,相當於小學,十二年;第二階段方等,相當於中學,八年;第三階段好比大學,講般若,二十二年;最後八年好像辦研究所,完全說一乘法,會三歸一,把前面所說的二乘、三乘,最後統統歸一乘法,這才究竟圓滿。這就是攝取,攝受不同。

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,有凡聖同居土,有方便有餘土,有實報莊嚴土,還有常寂光淨土。常寂光跟實報土高妙,但是它的方便土跟同居土有其名,實際上這兩土的菩薩他們的智慧神通道力跟實報土沒有兩樣,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特別之處。

法藏菩薩的願心不可思議,確確實實一般人在因地都沒有想到,他想的那麼周密,幫助這些業障深重的苦難眾生,造五逆十惡的眾生要墮阿鼻地獄了,他都能幫助他在臨終一念、十念成佛,這還得了!所以諸佛如來稱他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。

諸佛世界剎土非常久遠,極樂世界才十劫,是個新的佛國土。十劫在菩薩境界裡是個很短的時間,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,將來都是極樂世界的元老,老資格了,要把握住,不要落在人後,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假的,不但這個世界是假的,一切諸佛剎土全是假的,真的只有實報土,只有常寂光土。這是真的,這個不能不知道,知道之後我們要知道取捨,取什麼?捨什麼?我不取十方諸佛國土,我取極樂世界,為什麼?

十方諸佛為我們介紹,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什麼身分?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。這就好比大學很多,這個大學很特殊,一切大學都不能跟它相比,它的校長,它的教授都高人一等。我們讀書一定選擇這個學校。就像現在孩子上學選擇重點校一樣。

西方極樂世界是一所佛教的一流重點大學,捨其不選而選其他,非愚即狂!

這節課就交流到這裡。感恩大家!阿彌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