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點播-

知所在自然自在

  供稿人:黨秀坡

  上海下慶老和尚一生持戒念佛,終成肉身菩薩。爲僧人做出了楷模,爲佛法做出了證明,也使無數凡愚得到了感化。現將末學所知慶公的幾件事蹟整理成文,以饗廣大學人。

  來佛寺周邊十里八村的百姓都知道海慶老和尚爲人忠厚老實,性情和善。他説話嚴重口吃,只有念阿彌陀佛時才吐字清晰、聲似洪鐘,他也只會這一句阿彌陀佛聖號。當時寺院條件很差,清苦至極,慶公冬天一身棉(這套棉衣現存放於來佛寺金剛館内),夏天一身單,常人難以想像和忍受,但他整天依然樂樂呵呵、笑口常開。

  慶公經常帶著工具出去拾糞、撿柴,撿磚渣鋪路。回去時飯涼了就少吃點兒,沒飯了就餓一頓,從來不牢騷,也不生氣。有個當兵出身的和尚愛罵人,看慶公不順眼,時不時地就對他罵罵咧咧。居士們有時看不過去了,就和那個和尚理論。而慶公只是淡淡一笑,輕聲説:「你爲我消業障,我上極樂國。」

  寺院的一些供果、餅乾、糖塊之類,因供放時間長了,有些變質霉爛,別人把好的揀完了,剩下壞的給慶公,他絲毫也不生氣。有人説:「這東西不能吃了就喂牛吧!」慶公説:「老牛拉犁拉耙,吃乾草,活得夠苦了,不能讓它吃這東西,我不該受用是我有罪業,不能再去坑害牛。」於是就把這些東西都埋在樹根邊或撒到莊稼地裏去了。曹書珍居士説:「老和尚日子過得可仔細啊!」他説:「佛祖看著哩,頭上三尺有神明,萬物都有佛性,該咋受用咋受用。」

  有位十六歲姓陶的孩子帶著幾個孩子到寺院玩,見慶公老實,就污言穢語地咒罵他,又用小木棍捣他的光頭。慶公歪歪頭一笑説:「你想和我結緣啊?給你爹媽説説我收你當徒弟,教你念阿彌陀佛,上好學做好事,長大你家輩輩有富貴。」

  一九七三年臘月初,天氣寒冷,張莊村上有一頭剛出生十幾天的牛犢掉進了三丈多深的水井中。這是村上唯一的吃水井,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井壁完全用青磚砌成,井口圍著四塊石條。井壁上很多地方已經剥蝕成洞,小牛在掙扎的過程中不斷有磚塊掉入井底,極其危險。有人説:「爲了一個牛娃子,不必去冒險搶救了。」可是不去撈牛犢吧,它在井裏卡著,這幾百口人吃水可就成了難題。一群人面面相覷,眼看小牛奄奄一息,掙扎不動了,但是誰也不願下井。正巧慶公從這裏路過(當時慶公就在村上勞動),見此情景,不由分説讓三個膽大的年輕人拉著繩,墜著梯子,他自己馬上下到了井中。慶公在井中艱難地脱下棉坎肩裹到小牛身上,再用繩子拴好後,讓人們慢慢地把小牛拉了上來。小牛得救了,而在拉慶公上來時,正好一塊磚掉下砸在他頭上,鮮血頓時染紅了他的臉。出井後,幾個人圍上來給他包紮,慶公不以爲然地笑著説:「我流的血是佛祖叫我成佛時臉上做個記號。」旁邊一位姓鄭的中年婦女,原本不信佛,此時情不自禁地説:「吃齋念佛的人眞好!」後來她開始學佛,非常孝敬公婆,經常做好事。慶公就是這樣實實在在的一個人,他老人家沒有文化,講不出大道理,但在幾十年的修行生涯中,他一直是這樣用實際行動來詮釋佛法、弘揚佛法。一九七五年八月,連續幾天的傾盆大雨致使張莊西邊的小河水位陡漲,沖垮了數百年的一座石橋。當時還在生產隊的海慶老和尚與一些村民一起,帶著繩索、鋼釺前去搶險。可是幾十個人拼盡力氣幹了一上午,也沒有把石橋修復好,因爲有一塊千餘斤的石條被沖到了離橋基五米多遠的淤泥中。大家都説如果這塊石條挪不過來,這座橋就算永遠毁了。正當人們灰心喪氣的時候,海慶老和尚慢吞吞地説:「快晌午了,讓我再試試吧!不會讓咱這裏的人們因爲沒橋走而作難。」只見他喃喃自語了一陣子(其實大家知道他是在念「阿彌陀佛」。因爲那時政策不允許,不能出聲念佛),然後用一根鋼釺和兩根碗口粗的木棍,硬是把石條從淤泥中連翻了幾個跟頭,靠在了橋墩旁。人們都驚呆了!大家怎麼也想不通,沒有一個人給他幫忙,這樣一個身材痩小、六十多歲的老和尚,他究竟是怎麼把這一千多斤的石條從淤泥裏拉出來,並且還挪動了五米多遠呢?當時的生產隊長黨志發後來説起,慶公在淤泥中挪石條的時候,他看見老和尚頭頂出汗發光,但身上卻沒有出汗。後來有人問起慶公的時候,他笑著説:「那全都是阿彌陀佛加持,要不然我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大力氣呀!」

  海慶老和尚在生活極端困苦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,經常扶危濟困,在大路旁爲過往行人施粥捨茶。他自己缺吃少喝,經常餓著肚子,卻把吃喝送給別人,這些在當地老年人當中是人盡皆知的。那時慶公吃飯用的是茅草編織的草碗,他自己開墾了一片荒地,種一些紅薯和小高粱,很多人都還記得,他經常把自己蒸好的紅薯,或是做的野菜拌高粱粥,用茅草碗端給過路人吃。來佛寺剛重建的時候,僅有東屋三間小茅草房,一口小鐵鍋,做飯燒茅草根,生活很難維持。但慶公還是一直堅持燒開水,在瓦盆裏泡上柳樹葉供行人飲用。老護法黨同立居士在多年後曾問起慶公:「這種苦日子您是咋熬過來的呀?」慶公説:「全都靠阿彌陀佛啊!」

  慶公爲人極其厚道,方圓的百姓都對他很尊敬,但在寺院裏卻莫名其妙地總有人欺辱他。大約是在一九八二年,賢公老和尚慈悲,讓慶公到桐柏山去常住了,一直到一九八七年二月才又重返來佛寺。他老人家的厚德善行無形當中深深影響了這一方的百姓,人們每逢初一十五都會去拜一拜。誰家遇到難題了,都會想到去求肉身菩薩。

  (因緣生按)南無阿彌陀佛!感恩細心的黨秀坡居士爲我們講述慶公老和尚這些珍貴公案,在此隨喜黨居士的無量功德!

  末學又從多位仁者那裏了解慶公老和尚的一個細節問題:他老人家平時都是專念「阿彌陀佛」,但是若有人給他打招呼,他回人家卻是「觀世音菩薩」,幾十年一直如此。

  觀世音菩薩像前有副傳統對聯:

  自在觀,觀自在,無我在,無人在,

  問此時自家安在,知所在自然自在;

  如來佛,佛如來,有將來,有未來,

  究這身如何得來,已過來如見如來。